shí
石
tou
頭
chéng
城
古城名。又名石首城。故址在今江蘇省·南京市·清涼山。本楚·金陵城,漢·建安十七年孫權(quán)重筑改名。城負(fù)山面江,南臨秦淮河口,當(dāng)交通要沖,六朝時為建康軍事重鎮(zhèn)。
⒈ 古城名。又名石首城。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。本楚金陵城,漢建安十七年孫權(quán)重筑改名。城負(fù)山面江,南臨秦淮河口,當(dāng)交通要沖, 六朝時為建康軍事重鎮(zhèn)。 唐以后,城廢。
引《文選·謝靈運<初發(fā)石首城>詩》李善注引伏韜《北征記》:“石頭城,建康西界臨江城也,是曰京師。”
宋岳珂《桯史·石城堡寨》:“六朝建國江左, 臺城為天闕,復(fù)筑石頭城于右,宿師以守,蓋如古人連營之制?!?br/>明高啟《送謝恭》詩:“帆過京口渡,砧響石頭城?!?br/>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“去歲我到金陵時,因欲游覽六朝遺跡,那日進了石頭城?!?br/>魯迅《無題》詩之一:“六代綺羅成舊夢, 石頭城上月如鉤。”
亦省作“石頭”、“石城”。 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:“建安十六年, 權(quán)徙治秣陵,明年城石頭?!?br/>《晉書·王惲傳》:“既而王濬破石頭,降孫皓,威名益振?!?br/>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逃難》:“報長江鎖開,報長江鎖開, 石頭將壞;高官賤賣沒人買?!?br/>柳亞子《題太平天囯戰(zhàn)史》詩:“旗翻光復(fù)照神州,虎踞龍蟠擁石頭?!?br/>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戎車盈於石城?!?br/>劉良注:“石城,石頭塢也。在建業(yè)西,臨江?!?br/>唐楊炯《和劉長史答十九兄》:“石城俯天闕, 鐘阜對江津。”
清周亮工《步韻酌龔半千》:“我傍秦淮住,君家亦石城?!?br/>呂志伊《讀史感賦》:“降旛縱出石城隈,霸氣西南尚未衰。”
城市名。故址在今南京市西石頭山后面。本楚金陵城,漢獻帝十七年(西元212)?,孫權(quán)重筑,改稱為「石頭城」,為三國吳孫權(quán)的都城。六朝時,為建康的軍事重鎮(zhèn)。唐高祖武德八年(西元625)?廢。
1.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
2.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剃~。梳~。平~。分~。你的臉形留這種~不合適。
3.物體的頂端或末梢:山~。筆~兒。中間粗,兩~兒細(xì)。
4.事情的起點或終點:話~兒。提個~兒。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~兒啊!
5.物品的殘余部分:布~兒。蠟~兒。鉛筆~兒。
6.頭目:李~兒。他是這一幫人的~兒。
7.方面:他們是一~兒的。心掛兩~。
8.第一:~等?!?。
9.領(lǐng)頭的;次序居先的:~車。~馬?!颉?/span>
10.姓。
1.(~兒)名詞后綴。 a)接于名詞性詞根:木~。石~。骨~。舌~。罐~。苗~。b)接于動詞詞根:念~。扣~。饒~。嚼~兒。看~兒。聽~兒。c)接于形容詞詞根:準(zhǔn)~。甜~兒。
2.方位詞后綴:上~。下~。前~。后~。里~。外~。
(1)(名)城墻:~外|萬里長~。
(2)(名)城墻以內(nèi)的地方:東~。
(3)(名)城市(跟‘鄉(xiāng)’相對):消滅~鄉(xiāng)差別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(xì)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