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ín
勤
gōng
工
jiǎn
儉
xué
學
勤工儉學
(1) 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參加勞動,而以勞動所得維持生活?,F(xiàn)在則泛指在學習期間參加勞動為勤工儉學
⒈ 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做工,把所得的工資作為學習的費用。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期間和以后一段時間,到法國留學的一些青年所采取的一種求學形式。
⒉ 我國某些學校采取的自力更生、勤儉辦學的一種方式。學生在學習期間從事一定的勞動,以勞動收入作為辦學資金的來源之一。
【解釋】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參加勞動,而以勞動所得維持生活。泛指在學習期間參加勞動
【出處】吳玉章《回憶“五四”前后我的思想轉(zhuǎn)變》:“我這時一面在交涉條約的事情,一面又進行第二個任務(wù),就是辦留法勤工儉學?!?/p>
【示例】孫犁《保定舊事》:“它也是那些從它這里培養(yǎng),去法國勤工儉學,歸來后成為一代著名人物的人們的母校。”
【近義詞】半工半讀
【語法】勤工儉學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求學期間勞動。
(1)(形)盡力多做或不斷做:手~。
(2)(形)次數(shù);經(jīng)常:~洗澡。
(3)(名)勤務(wù):內(nèi)~|外~。
(4)(名)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nèi)的工作或勞動:出~|考~|執(zhí)~。
(5)姓。
(1)(名)工人和工人階級:礦~|鉗~|瓦~|技~|女~|~農(nóng)聯(lián)盟。
(2)(名)工作;生產(chǎn)勞動:做~|上~|加~|勤~儉學|省料又省~。
(3)(名)工程:動~|竣~。
(4)(名)工業(yè):化~(化學工業(yè))|~交系統(tǒng)(工業(yè)交通系統(tǒng))。
(5)(名)一個工人或農(nóng)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:砌這道墻要六個~。
(6)(名)(~兒)技術(shù)和技術(shù)修養(yǎng):唱~|做~。
(7)(名)長于;善于:~詩善畫。
(8)(名)精巧;精致:~巧|~穩(wěn)。
(9)(名)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;樂譜上用做記音符號;相當于簡譜的“3”。參看〖工尺〗。
(形)儉?。?span>勤~|省吃~用。
(1)(動)學習:~書法。
(2)(動)模仿:鸚鵡~舌|~得很像。
(3)(名)學問:博~|才疏~淺|治~。
(4)(名)指學科:化~|數(shù)~|新~。
(5)(名)學校:小~|大~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