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ǔ
土
duàn
斷
注音:ㄊㄨˇ ㄉㄨㄢˋ
東晉、南朝廢除僑置郡縣,使僑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辦法。
⒈ 東晉、南朝廢除僑置郡縣,使僑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辦法。 西晉時由于戰(zhàn)亂,中原地區(qū)豪族多遷居江南,仍稱原來郡籍,形成諸僑郡縣。至東晉哀帝時, 桓溫推行土斷法,裁併僑置郡縣,整頓戶籍,史稱“庚戌土斷”。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斷,作為加強王朝統(tǒng)治,與豪門爭奪勞動力,擴大賦役和兵源的一種手段。
引《晉書·成帝紀》:“﹝咸康七年﹞夏四月丁卯,葬恭皇后于興平陵。實編戶,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?!?br/>《宋書·武帝紀中》:“及至大司馬桓溫,以民無定本,傷治為深,庚戌土斷,以一其業(yè)。于時財阜國豐,實由于此?!?br/>《舊唐書·楊炎傳》:“人不土斷而地著,賦不加歛而增入,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,貪吏不誡而姦無所取。自是輕重之權(quán),始歸於朝廷?!?br/>《資治通鑒·晉哀帝興寧二年》:“三月,庚戌朔,大閲戶口,令所在土斷,嚴其法制,謂之庚戌制?!?br/>胡三省注:“令西北士民僑寓東南者,所在以土著為斷也。”
范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(jié):“所謂土斷,就是主張把僑郡縣士民作為土著,民眾向朝廷納租稅,服徭役,不再讓士族獨占這些利益?!?/span>
(1)(名)泥土;土壤
(2)(名)土地。
(3)(副)本地的;地方的:~特產(chǎn)|~俗。
(4)(名)指我國民間沿用的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和有關(guān)的設(shè)備、產(chǎn)品、人員等:~方|~招兒。
(5)(形)不合潮流;不開通:~氣。
(6)(名)未熬制的鴉片:煙~。
(7)姓。
1.(長形的東西)分成兩段或幾段:砍~。割~。繩子~了。
2.斷絕;隔絕:~水?!姟!??!岁P(guān)系。音訊~了。
3.間斷:她每天都來給老人洗衣、做飯,從沒有~過。
4.攔截:把對方的球~了下來。
5.戒除(煙酒):~煙?!?。
6.姓。
7.判斷;決定:~語。診~。獨~專行。這個案子~得公道。
8.絕對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~無此理。~不能信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