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免费观看,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,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,久久久久久性高,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

首頁 在線詞典 土斷的詳情

duàn

土斷

拼音: tǔ duàn

注音:ㄊㄨˇ ㄉㄨㄢˋ

  • 詞語解釋:

    東晉、南朝廢除僑置郡縣,使僑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辦法。

  • 引證解釋:

    ⒈ 東晉、南朝廢除僑置郡縣,使僑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辦法。 西晉時由于戰(zhàn)亂,中原地區(qū)豪族多遷居江南,仍稱原來郡籍,形成諸僑郡縣。至東晉哀帝時, 桓溫推行土斷法,裁併僑置郡縣,整頓戶籍,史稱“庚戌土斷”。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斷,作為加強王朝統(tǒng)治,與豪門爭奪勞動力,擴大賦役和兵源的一種手段。

    《晉書·成帝紀》:“﹝咸康七年﹞夏四月丁卯,葬恭皇后于興平陵。實編戶,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?!?br/>《宋書·武帝紀中》:“及至大司馬桓溫,以民無定本,傷治為深,庚戌土斷,以一其業(yè)。于時財阜國豐,實由于此?!?br/>《舊唐書·楊炎傳》:“人不土斷而地著,賦不加歛而增入,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,貪吏不誡而姦無所取。自是輕重之權(quán),始歸於朝廷?!?br/>《資治通鑒·晉哀帝興寧二年》:“三月,庚戌朔,大閲戶口,令所在土斷,嚴其法制,謂之庚戌制?!?br/>胡三省注:“令西北士民僑寓東南者,所在以土著為斷也。”
    范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(jié):“所謂土斷,就是主張把僑郡縣士民作為土著,民眾向朝廷納租稅,服徭役,不再讓士族獨占這些利益?!?/span>

  •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:

    土斷

  • 土斷:東晉和南朝為解決僑置問題而推行的整理戶籍及調(diào)整地方行政區(qū)劃的政策。其主要精神是劃定州、郡、縣領(lǐng)域,居民按實際居住地編定戶籍,故稱土斷,即以土著為斷。其旨意、方法因時而有差異。西晉武帝太康五年(284),汝南王司馬亮、司空衛(wèi)瓘上疏,咸用土斷,使舉善進才,各由鄉(xiāng)論,以糾九品中正制之流弊,是為土斷之始。晉廷東遷后,北方僑人日回月徙,南方流民去來紛雜。政府為明考課、定稅收,先后于成帝咸和中、咸康七年(341)、哀帝興寧二年(364)和安帝義熙九年(413)多次實行土斷。其中后兩次分別由大司馬桓溫和太傅劉裕主持,史稱“庚戌土斷”及“義熙土斷”,一時“財阜國豐”,“豪強肅然”。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(457)、宋后廢帝元徽元年(473)、齊高帝建元三年(481)、梁武帝天監(jiān)元年(502)和陳文帝天嘉元年(560),亦曾多次土斷,但執(zhí)行中巧偽甚多,或竊注黃籍,或卻而復(fù)注,故成效甚微。
  • 讀音:tǔ

    (1)(名)泥土;土壤

    (2)(名)土地。

    (3)(副)本地的;地方的:~特產(chǎn)|~俗。

    (4)(名)指我國民間沿用的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和有關(guān)的設(shè)備、產(chǎn)品、人員等:~方|~招兒。

    (5)(形)不合潮流;不開通:~氣。

    (6)(名)未熬制的鴉片:煙~。

    (7)姓。

  • 讀音:duàn

    1.(長形的東西)分成兩段或幾段:砍~。割~。繩子~了。

    2.斷絕;隔絕:~水?!姟!??!岁P(guān)系。音訊~了。

    3.間斷:她每天都來給老人洗衣、做飯,從沒有~過。

    4.攔截:把對方的球~了下來。

    5.戒除(煙酒):~煙?!?。

    6.姓。

    7.判斷;決定:~語。診~。獨~專行。這個案子~得公道。

    8.絕對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~無此理。~不能信。

支付掃碼
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