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ǒu
口
yīn
音
口音
(1) 帶有個人、地方、民族語言特征的話音
(2) 說話的聲音
(3) 口氣
⒈ 帶有個人、地方、民族語言特征的話音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九回:“因見他是個旗裝,卻又有些外路口音。”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考試上》:“宜選肄業(yè)生之通古今、識大體者,始遣出洋……年在二十左右。過稚則氣質易染,過長則口音難調。”
茅盾《色盲》三:“林白霜聽口音知道是同事的何教官,只把身子略動了一下,手里依然在寫?!?br/>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二六:“一個婦女說:‘ 蕭隊長也學會咱們口音了。’”
⒉ 猶口氣。參見“口氣”。
引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六回:“黃胖姑一聽口音不對,連忙替賈大少爺分辨?!?/span>
⒊ 語音學指氣流只通過口腔而不經過鼻腔所發(fā)出的音。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。如普通話中的a、o、e、b、p、f等。
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。
如:「湖南口音」。
(1)(名)人或動物進飲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發(fā)聲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稱嘴。
(2)(名)(~兒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兒|碗~兒。
(3)(名)(~兒)出入通過的地方:出~|入~|門~兒|胡同~兒。
(4)(名)長城的關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這些關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(5)(名)(~兒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傷~|衣服撕了個~兒。
(6)(名)刀、劍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(7)(名)驢馬等的年齡:六歲~|這匹馬~還年輕。
(8)(量)表示人或動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豬|一~鋼刀。
(1)(名)聲音:~響|~樂|口~|雜~。
(2)(名)消息:佳~|~信。
(3)(名)指音節(jié):單~詞。
綜合技術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