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
三
yuè
月
bù
不
zhī
知
ròu
肉
wèi
味
⒈ 謂在三個月內(nèi),吃肉都不知味道。形容專心一意,全神貫注,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。
引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齊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曰:‘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。’”
朱熹集注:“蓋心一於是,而不及乎他也?!?br/>《老殘游記》第二回:“每次聽了他説書之后,總有好幾天耳朵里無非都是他的書,無論做甚么事,總不入神……還是孔子 ‘三月不知肉味’,‘三月’二字形容得透徹些!”
瞿秋白《文藝雜著續(xù)輯·‘向光明’》:“說穿了又有什么趣味,你忍心叫人‘三月不知肉味’?”
⒉ 今亦用以形容清貧,謂三個月沒有吃過肉。
孔子在齊國聽得韶樂,三個月吃肉都不知味道。典出《論語.述而》。比喻專心一意,全神貫注。
【解釋】三個月之內(nèi)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
【出處】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齊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【示例】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九章:“‘三月不知肉味’的陳霖,甚至邊說邊掉下淚來?!?/p>
【語法】三月不知肉味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生活或比喻句等。
(1)(量)數(shù)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(2)(量)表示多數(shù)或多次:~番五次。
(1)(名)月球;月亮。
(2)(名)計時的單位;一年分為十二個月。
(3)(形)每月的:~刊|~產(chǎn)量。
(4)(形)形狀像月亮的;圓的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名)人或動物體內(nèi)接近皮的柔韌的物質(zhì)。某些動物的肉可以吃。
(2)(名)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:棗~|冬瓜~厚。
(3)(形)〈方〉不脆;不酥:~瓤兒西瓜。
(4)(形)〈方〉性子緩慢;動作遲鈍:~脾氣。
(1)(名)物質(zhì)所具有的能使舌頭得到某種味覺的特性:~道。
(2)(名)物質(zhì)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種嗅覺的特性:氣~。
(3)(名)意味;趣味:興~。
(4)(動)辨別味道。
(5)(量)中藥配方;藥物的一種叫一味:三~藥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