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ī
一
xiè
瀉
qiān
千
lǐ
里
一瀉千里
(1) 指江河水勢奔流直下
(2) 比喻文筆奔放暢達
⒈ 形容江河水勢奔騰直下。
引唐李白《贈從弟宣州長史昭》詩:“長川豁中流,千里瀉吳會?!?br/>宋陳亮《與辛幼安殿撰》:“長江大河,一瀉千里,不足多怪也?!?br/>清侯方域《豫省試策四》:“河之源自天上來,驚濤奔浪,一瀉千里?!?br/>王蒙《湖光》:“雄渾的錢塘江好象離他更近了,江水一瀉千里,大橋從容堅實。”
亦作“一瀉百里”、“一瀉萬里”。 唐韓愈《貞女峽》詩:“懸流轟轟射水府,一瀉百里翻云濤?!?br/>李大釗《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這一條浩浩蕩蕩的民族革命運動史的洪流,時而顯現(xiàn),時而潛伏,時而迂迴旋繞,蓄勢不前,時而急轉(zhuǎn)直下,一瀉萬里?!?/span>
⒉ 形容發(fā)展迅速。
引茅盾《子夜》十一:“上月里十五號前后那么厲害的跌風(fēng),大家都以為一瀉千里的了,誰知道月底又跳回來?!?br/>楊朔《百花山》:“這以后,革命部隊真是一瀉千里,到一九四九年初,便進入北京了?!?/span>
⒊ 比喻文章氣勢奔放。
引明王世貞《文評》:“方希直如奔流滔滔,一瀉千里,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?!?/span>
形容水的奔流通暢快速。
如:「黃河之水,浩浩蕩蕩,一瀉千里。」
【解釋】江河奔流直下;迅達千里。比喻文筆或曲調(diào)氣勢奔放、流暢。今又喻急劇持續(xù)地下降。
【出處】宋 陳亮《與辛幼安殿撰書》:“大江在河,一瀉千里?!?/p>
【示例】方希直如奔流滔滔,一瀉千里,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。(明 王世貞《文評》)
【近義詞】一日千里、一落千丈、一蹶不振
【反義詞】迂回曲折、斗折蛇行
【語法】一瀉千里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速度快。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(1)(動)很快地流
(2)(動)腹瀉:~藥|~肚|上吐下~。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十個百。
(2)(形)比喻很多:~方百計。
1.(~兒)衣服、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;紡織品的反面:被~兒。衣服~兒。這面是~兒,那面是面兒。
2.方位詞。里邊(跟“外”相對):~屋?!ΑM?。
3.街坊:鄰~?!?/p>
4.家鄉(xiāng):故~。鄉(xiāng)~。
5.古代五家為鄰,五鄰為里。
6.姓。
7.長度單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(xì)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