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“復”的繁體字。
2.返、還?!稜栄?釋言》:“復,返也?!薄蹲髠?僖公四年》:“昭王南征而不復。”
3.還原,再回到原來的樣子:“恢復”、“康復”、“回復”、“收復”?!妒酚?卷七十六?平原君虞卿傳》:“三去相,三復位?!蹦铣?劉義慶?世說新語?方正:“我令卿復君臣之好,何以猶絕?”
4.回報,多指仇恨而言:“報復”、“復仇”?!蹲髠?定公四年》:“(伍員)謂申包胥曰:‘我必復楚國?!?/span>
5.免附徭役或賦稅?!赌?號令》:“男女老小,先分守者,人賜錢千,復之三歲?!薄稘h書?卷一?高帝紀上》:“蜀漢民給軍事勞苦,復勿租稅二歲?!?/span>
6.再、又:“去而復返”、“舊病復發(fā)”、“死灰復燃”。唐?李白《將進酒》: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迴?!?/span>
7.無義。有補充或調(diào)整音節(jié)的作用。南朝梁?無名氏《木蘭詩二首之一》:“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?!碧?杜甫《贈衛(wèi)八處士詩》:“今夕復何夕?共此燈燭光?!?/span>
8.易經(jīng)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震()下坤()上。機運循環(huán)之象。
9.姓。如元代有復見心。
10.“復”、“複”、“覆”三字本義各異。復為還、返,複為有夾裡的衣服,覆為翻倒、傾倒的意思。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、又、重等義,所以“反復”也或作“反複”、“反覆”,“重複”也或作“重覆”、“重復”等。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,卻不可相混。如“復興”不作“複興”、“覆興”,“複數(shù)”不作“復數(shù)”、“覆數(shù)”,“覆蓋”不作“復蓋”、“複蓋”。因此使用這三字,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,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(qū)別。
復【寅集下】【彳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9畫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
房六切,音伏?!墩f文》往來也?!稄V韻》返也?!稌に吹洹啡缥迤髯淠藦??!秱鳌窂?,還也?!对姟ば⊙拧费詺w思復。
又《韻會》答也?!稌ふf命》說復于王。
又《韻會》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願有復也。
又《韻會》反命也?!吨芏Y·天官》諸臣之復?!对]》復,報也,反也?!妒琛分^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
又招魂曰復?!抖Y·檀弓》復盡愛之道也。《註》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
又興復?!吨T葛亮·出師表》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元有復見心。
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後周置復州,大業(yè)初改曰沔州。
又復陶,官名?!蹲髠鳌は迦辍肥範懢龔吞??!对]》復陶,衣服之官也。
又衣名?!蹲髠鳌ふ咽辍吠跗す谇貜吞??!对]》秦所遺羽衣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六切,音福?!都崱分匾??!墩崱贩锤惨病!兑住拓浴贩磸推涞馈!对姟ば⊙拧奉櫸覐臀??!对]》謂迴轉(zhuǎn)反復之也。
又《正韻》復,除也?!肚皾h·高帝紀》七大夫以下,皆復其身及戸勿事?!对]》復其身,及一戸之內(nèi),皆不徭役也。
又與複通?!妒酚洝で厥蓟始o》爲復道,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上從復道上,望見諸將往往耦語。《註》上下有道,故謂之復。
又與覆通?!对姟ご笱拧诽諒吞昭??!兑袅x》復,累土於地上。《說文》作覆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浮富切,浮去聲。《集韻》又也?!对鲰崱吩僖??!对姟ご笱拧ご竺餍颉肺耐跤忻鞯?,故天復命武王也。
又葉房月切,音伐?!俄n愈·招揚之罘詩》禮稱獨學陋,易貴不遠復。作詩招之罘,日夕抱饑渴。渴,巨列切。
又?
。
復【卷二】【彳部】
往來也。從彳復聲。房六切
(復)往來也。辵部曰。返、還也。還、復也。皆訓往而仍來。今人分別入聲去聲。古無是分別也。從彳。聲。房六切。三部。
綜合技術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 or 微信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